首頁 > 完形部落格
為什麼有時候明明沒做什麼,卻總是覺得累? 這可能不是你不夠努力,而是你的壓力杯已經快滿了!這時候再勉強自己高強度訓練,反而容易受傷或更疲憊。
運動訓練很常落入一種困境,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在正確的道路上,擔心練太少無效,就卯起來狂練。最後就變成練太多,疲勞感抵消訓練效果不打緊,受傷停練反而更得不償失。
根據SFRA刺激-疲勞-恢復-適應模型,我們知道訓練當下會擾動身體的賀爾蒙,推動身體的新陳代謝反應。沒有刺激就沒有適應,但向上適應的效果取決於「恢復」,恢復的關鍵因素除了營養、生活各項壓力外,最重要的
很多人想要快速地讓肌肉成長,會去追求所謂肌肉「感受度」。專注於「單一肌肉」的時候,反
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社群媒體、網路平台,特定偶像或代言人有著非常好看的理想身材,人人稱羨。讓我們會想追隨,用特定的訓練方式,變得跟他們一樣,但往往效果不如預期⋯⋯為什麼呢?
你是否有因為疼痛求診骨科、復健科,卻得到「宜適度運動」、「不宜劇烈運動」的運動建議
相信很多人在開始重量訓練之前,或多或少會懷疑訓練的安全性,尤其疑慮產生脊椎傷害,甚至深怕「椎間盤突出」,導致對負重有莫名的恐懼
我們在先前的貼文介紹過「線性成長」、「初學者效應期」,都讓讓剛開始接觸系統化訓練的訓練者感受到飛快成長,但這段大約3-6個月的時期,很可能只佔了訓練者,訓練生涯的非常小部分,隨著訓練年資增長,或是訓練
傳統球隊的體能訓練,通常面臨一個困境,就是擔心練不夠難以進步,練太多又容易提高受傷機率,很多時候專項球員與教練容易不知所措,或是會落在一個增加訓練量-受傷-休息-再慢慢加訓練量-受傷-休息的循環裡,導
前陣子有位大哥問教練:「大家都在深蹲,你們也在深蹲,那你們的深蹲跟其他人的深蹲有什麼不一樣?」
初學者在肌力訓練裡,泛指從未系統化接受過肌力訓練的人,或至少該肌力訓練動作對於訓練者是新動作。而初學者開始訓練會經歷一段飛躍性地成長,
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,人口老化的社會問題也隨之而來。在醫療進步的現代社會,身體能力喪失的老年人大量出現,中老年人訓練的議題也愈趨受到重視..